您好,今天是,欢迎访问河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网站!
学会微信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分享到

揭秘 2025 高考爆冷:2026 及低年级考生升学新攻略

作者:秘书处 时间:2025-08-02 来源:生涯规划专委会

2025 年高考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招生情况浮出水面。444 分竟成功入围山东大学强基计划生物科学专业,605 分就有机会踏入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门。这些看似偶然的断档、零投档现象,实则反映出众多考生和家长对特殊升学路径的了解不足,尤其是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等能 “降分上名校” 的升学途径。

我们经过深入钻研广东、河南等多地 2025 年高考投档数据,为 2026 届及低年级考生家长精心整理了一份升学指南,建议大家务必收藏。

需要注意的是,2025 年高考特殊招生出现断档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26 届及低年级考生要积极主动应对,提前做好规划,理性做出选择,努力实现自己的高校梦想。

综合评价:低分叩响名校热门专业的大门

2025 年中山大学在广东开展的综合评价招生中,712 专业组的最低入围分仅为 605 分,此分数也是高考投档分,而该专业组包含了备受瞩目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 2025 年广东高考中山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批投档线最低分 651 分相比,整整低了 46 分

image.png

中山大学作为广东的头部高校,一直以来都是考生报考的热门选择。此次出现 “爆冷” 情况,与综合评价独特的招录模式和考核方式密不可分。综合评价录取是将高考成绩(占比 85%)和校测成绩(占比 15%)进行综合评定。这就为那些具有学科特长、高考成绩稍逊一筹但具备学科潜力的考生提供了冲击名校热门专业的难得机遇。而且,综合评价与高考并不冲突,广东地区成绩在 605 分左右的考生完全可以尝试通过综合评价来冲击中山大学。

此外,昆山杜克大学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在重庆的综合评价招生中遭遇了零投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这两所中外合办院校的学费远远高于公办院校,高额的学费让很多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

image.png

尽管学费是一个较大的压力,但中外合办院校融合了中外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采用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对于那些未来有出国留学打算的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跳板。

综合评价升学打破了 “一考定终身” 的传统模式,通过多维度选拔人才,特别适合高考发挥不稳定但有竞赛特长或综合素质较为突出的考生关注。

强基计划:超低分捡漏 985 的惊人机遇

2025 年,青海的一位考生以 444 的高考成绩成功入围山东大学强基计划生物科学专业,其位次为 7712。与去年该专业强基入围的最低分数线 589 分相比,降低了 145 分,位次下降了 2500 多名。要知道,在有些省份,444 分不要说上 985 高校的生物科学专业,就连公办二本院校都很难有机会。

除此之外,还有新疆的一位考生以 477 入围山东大学生物科学专业;青海的一位考生以 472 入围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专业;黑龙江的一位考生以 493 入围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等等。

强基计划为更多处于特招线或一本线边缘以及更高分数段的考生提供了跨层次报考 985 高校的可能。而且,强基计划的录取独立于本科提前批、普通批等常规批次,即使考生未通过入围或校测,也不会影响后续志愿的投档,相当于为考生增加了一次冲击名校的机会。

国家专项:政策调整引发 985 高校招生遇冷

在 2025 年国家专项计划招生过程中,多所 985 顶尖高校出现了招生空余名额的情况。甚至北京大学在内蒙古提前批 B 段历史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出现了零投档

image.png



在河南省国家专项本科批征集志愿阶段,吉林大学有 38 个空余名额,华南理工大学有 24 个,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均有 22 个,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均有 10 个,浙江大学有 9 个,四川大学有 8 个,兰州大学有 4 个,分数线大致在 511 - 521 分之间

image.png

image.png

在江西省,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等 6 所 985 高校全面断档,位次下降了数千名,最高下降了一万多名。

河南、江西、陕西、黑龙江等省份将国家专项纳入本科批次填报。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服从调剂就有可能滑档,再加上部分 985 高校的专业关注度较低,报考人数较少,从而导致多所 985 高校在这些省份出现断档现象。

国家专项有特定的面向人群,报考条件相对较为严格,考生和家长对其关注较少,所以在报考时经常会出现断档或零投档的情况。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大胆尝试高校专项计划。

师范生:招生缺额背后的深层原因

 

从江西省 2025 年本科提前批缺额院校专业组征集志愿投档情况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的缺额情况十分显著

image.png

在陕西省,公费师范生有 221 个缺额,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尚有 36 个空缺,华东师范大学也罕见地剩余 2 个名额。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薪资待遇的预期等因素,使得师范类高校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报考热度不足,进而导致招生出现缺额。

image.png

公费师范生报考没有限制,考生只需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在本科提前批次填报志愿,分数达到投档线即可被录取。在校期间,还能享受免交学费、住宿费以及获得生活费补助的待遇。不过,在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公费师范生须按要求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服务期为 6 年。这可能也是多数考生放弃报考的主要原因.

 

给 2026 届及低年级考生家长的建议

 

1、全面了解特殊招生项目政策

综合评价:多维度评价选拔学生,为有学科特长、全面发展的考生提供多元升学路径。多数院校都在提前批,少数院校在本科批,报名无限制,且大部分综合评价招生院校没有院校数量限报,如果符合报名条件,可以同时报名多所院校。

强基计划:39所985高校选拔基础学科拔尖或综合素质优秀学生,提供本硕博衔接培养。所有高三考生皆可报名,在所有批次前录取,限报1所高校

专项计划:三大专项计划面向特定地区学生招生,专门为脱贫地区、偏远地带学子铺设重点大学升学通道,带来"降分录取"红利。

公费师范生: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提前批录取,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和补助生活费“两免一补”公费培养,以及毕业后安排就业并保证入编入岗等优惠政策,履约任教服务年限为6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服务至少1年。

除了高考,初高中生还有竞赛保送、少年班、港澳升学等33种额外降分升学路径,分高考前报名与高考后志愿填报,既有低分上名校,又有低年级名校升学,就算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其它批次志愿填报。

2、不同年级科学规划学业与报考

新高三应重点关注综合评价、强基计划、国家专项、公费师范生等特殊招生政策,按照要求完成报名,仔细确认自身条件是否符合,然后全力以赴冲刺高考。

新高二:要注重储备核心竞争力,明确报考条件,重视基础学科的学习成绩。参与学科竞赛还有机会获得保送清北的资格。不少高校的少年班面向高二考生招生,为考生提供了提前上大学的机会。同学们要密切关注少年班、竞赛保送等升学路径,为自己的升学增加一份竞争力。此外,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所培养的素质在高校选拔中会起到重要作用。

新高一:要打好学科基础,着重培养综合评价、强基计划所需的能力。扎实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和课外活动,明确自己的升学路径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和拓展。

3、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高考成绩是升学的基础,而学科竞赛获奖则是加分项学有余力的考生可以积极参加高校举办的营期活动、招生宣讲、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丰富综合素质档案,这对将来的特招面试会有很大的帮助。